新加坡《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文化与旅游
唐代名相张九龄之妻 董韶容墓葬重见天日
来源: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10-15 | 15 次浏览: | 分享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一项重要考古成果——在西安市长安区贾里村安置小区项目用地内,发现一处唐代董氏家族墓地,其中一座特殊墓葬被确认为唐玄宗开元年间名相张九龄之妻董韶容的墓葬。这一发现为研究唐代长安地区的家族谱系、女性丧葬制度及工艺技术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2022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长安区贾里村开展考古勘探时,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地。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一合保存完好的墓志,根据志文记载,墓主为“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荆州长史张氏夫人董韶容”。考古专家结合历史文献推断,董韶容应为唐代名相张九龄之妻。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重要政治家,以直言敢谏著称,其妻董韶容的身份确认,为研究张九龄家族及唐代士族联姻提供了关键线索。


董韶容墓志由志盖与志石两部分组成


志盖:盝顶方形,四刹阴刻缠枝花卉蔓草纹,顶面阴刻篆书“大唐故董夫人墓志铭”,共3行9字,字体端庄规整。志石:正方形,四侧阴刻缠枝花卉蔓草纹,正文为正书18行,满行18字,共320字。志文详细记载了董韶容的家族背景、婚姻关系及卒年等信息。墓葬形制虽较简单,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及墓室五部分构成,但随葬器物丰富,共出土陶俑、陶器、铜器、铁器、玉握及捻金线等质地器物23件(组),反映了唐代中层贵族的丧葬习俗。



稀世珍宝:金银平脱镜再现唐代工艺巅峰


墓中出土的一面金银平脱镜尤为引人注目,该镜直径15.4厘米、厚0.46厘米,圆形,半球形钮,镜背贴布髹漆,装饰工艺极为精妙:最内层:围绕镜钮为八瓣心形金片宝相花纹,每瓣三重,内重中心嵌绿色玻璃珠;中层:镂空曲栉齿环带;外层:银片圆形方孔钱纹与金片联珠纹交替排列。


金银平脱技术是唐代漆器工艺的巅峰代表,将金、银薄片镂刻成花纹,粘贴于漆面后打磨光滑,形成华丽的装饰效果。此镜工艺复杂、保存完好,为研究唐代金银器制作与审美提供了典型范例。



学术价值:填补长安董氏家族研究空白


董韶容墓葬的发现,不仅确认了张九龄之妻的墓葬位置,更通过墓志、随葬品及墓葬形制,揭示了唐代长安地区董氏家族的丧葬习俗与社会地位。其出土的金银平脱镜等器物,反映了唐代手工业的高超水平,而墓志中关于家族关系的记载,则为重构唐代士族网络提供了新线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对墓葬进行进一步保护与研究,同时结合历史文献,深入探讨唐代女性在家族与社会中的角色。此次发现再次证明,考古工作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桥梁,每一件文物的出土都在为我们揭开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