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文化与旅游
毕加索博物馆翻修 时隔十五年再来上海展出
来源:澎湃新闻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10-14 | 18 次浏览: | 分享到:
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宣布启动名为“毕加索2030”的大型改造项目,这是自1985年开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翻新。该项目计划在2028年至2030年间完成,期间博物馆将保持全天候对公众开放。

毕加索博物馆


与此同时,这座全球收藏毕加索作品最丰富的机构也正以另一种方式拓展其影响力:自12月22日起,上海浦东美术馆将推出特别展览《非常毕加索:保罗·史密斯的新视角》。该展由艺术总监保罗·史密斯策划,展出来自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80余件珍贵藏品,包括《阅读》《装扮成丑角的保罗》《牛头》等经典作品,开启一场跨越东西方的艺术对话。


毕加索 《斗牛士之死》


毕加索2030翻新计划耗资5000万欧元,旨在提升博物馆的功能与体验。项目将打通博物馆内部庭院与邻近的莱昂诺尔·菲尼广场(Leonor-Fini),打造一个占地约2.5万平方英尺(约790平方米)的露天雕塑花园,并免费向公众开放。花园内将陈列十余件毕加索的青铜雕塑,如《保姆山羊》和探索“蜕变”主题的作品。此外,博物馆还将新建一座用于临时展览的翼楼,使临时展览空间扩大至8600平方英尺。


毕加索《牛头》


除展览空间外,项目还包括一座俯瞰花园的咖啡馆、书店及教育文化空间,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据博物馆馆长安妮·德布雷介绍,此次翻新不仅是为了改善设施,更是为了打破传统博物馆的封闭感,让艺术更贴近公众生活。

尽管博物馆建筑历史悠久且维护良好,但其最初作为17世纪私人宅邸的设计已难以满足现代博物馆的需求。自1985年开馆以来,参观人数持续增长,但空间不足和动线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尽管十年前曾进行过扩建,但临时展览空间仍显局促,难以承接国际大展。

毕加索,《草地上的午餐(致敬马奈)》1960,布面油画


目前,该翻修项目资金主要依靠赞助和基金会支持,毕加索家族也将提供重要贡献。德布雷强调,这一项目并非出于商业目的,而是基于对艺术传承的承诺。

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974年,当时法国政府为安置毕加索的遗产而选定萨雷公馆作为馆址。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后,馆藏涵盖逾5000件艺术品及20万件档案资料,系统呈现毕加索从蓝色时期到立体主义乃至晚期创作的演变历程,同时展示其珍藏的塞尚、马蒂斯等艺术家作品。

未来,“毕加索2030”不仅将重塑博物馆的空间格局,也将进一步推动毕加索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