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文化与旅游
流失79载终归故土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正式入藏
来源:福建日报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10-13 | 43 次浏览: | 分享到:
湖南省博物馆举行隆重仪式,迎来两件流失海外79年的国宝级文物——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第二卷《五行令》与第三卷《攻守占》。这两卷帛书标志着中国文物追索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也为研究早期中国文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国宝归来:跨越世纪的文物追索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典籍意义上的帛书,其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1942年,这件国宝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被盗掘出土,1946年流散海外。历经79年漂泊,2025年5月18日,在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协助下,《五行令》《攻守占》两卷帛书终于落地北京,完成跨国回归。截至目前,中国集中出土的帛书仅有两次,除子弹库帛书外,另一次为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见其稀缺性与学术价值。

文明密码:帛书承载的早期中国智慧

子弹库战国帛书以丝帛为载体,将文字、图像与礼仪规制融为一体,内容涵盖天文历法、时令月令、字形谱系及书写习惯,是研究文字学、文献学、思想史和书法史的珍贵资料。其系统记录了早期中国的宇宙观与社会规制,为探索中华文明思想脉络与文化形态提供了重要文献依据,被誉为“打开战国思想世界的钥匙”。

科学保护:让国宝永续传承

回归后,湖南省博物馆立即组织文保专家对帛书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其长途运输后的保存状态,重点排查微生物病害及封装材料完整性。目前,两卷帛书已适应馆内环境,保存于恒温恒湿条件中。博物馆正联合多学科专家组建专项保护团队,科学论证微生物消杀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确保灭菌过程不损伤帛书材质与墨迹,为文物长期保存提供技术保障。

从个案到机制:文物回归的里程碑意义

此次子弹库帛书的回归,不仅是中国文物追索的典型案例,更彰显了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湖南省博物馆馆长表示,未来将深化与国内外机构的合作,推动流失文物研究与国际交流,同时完善文物保护体系,让更多国宝“回家”并得到科学照护。


随着《五行令》《攻守占》正式入藏,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终于完整回归故土。这件承载千年文明的瑰宝,将在恒温恒湿的库房中继续诉说中华早期文明的辉煌,也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