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进厂游玩成为新潮流。山东东阿阿胶的生产车间变身沉浸式体验馆,游客沿着1500米的之字型长廊,深入了解阿胶的制作工艺;在浙江,申昊科技的水下机器人在深蓝色水箱中模拟作业,吸引青少年驻足围观;江苏南钢的“工业大脑”系统则实时展示炼钢炉的运行数据,令参观者啧啧称奇。

制造业优势凸显 工业旅游成新风景
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近年来,“中国制造”正从生产线走向风景线,汽车、食品、装备、美妆等多个领域纷纷推出热门打卡地,其中,上市公司的工业游、科技游项目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推动工业旅游发展的主力军。

工业旅游不止“看” 更重“体验”与“价值”
上市公司的工业科技旅游项目不仅历久弥新,更逐步向资产盘活、流量转化、ESG实践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深层次探索价值。这些项目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参观,而是通过场景化、互动式设计,提升游客参与感与体验感。在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体制下推进文旅运营,在制度和流程上与其他同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但这也带来了独特的机遇。各公司积极探寻机制与体制的创新路径,努力突破发展瓶颈,为文旅业务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性。相信通过不断优化与突破,未来的成长空间将更加广阔。

专家建议:以体验为导向 安全与发展并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城乡统筹与共同富裕专委会特约研究员李萌表示,不同于传统自然与文化遗产,工业与科技旅游资源集中体现了当代人类的智慧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她指出,近年来,旅游版图中已形成第三类资源——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空间载体,如产业园区、生产厂区和科技产品展示区。
李萌强调,发展工业科技旅游需以游客体验为核心,注重交互式呈现;同时,要妥善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既要满足公众对前沿科技的认知需求,也要守住产业安全底线,确保参观秩序与生产研发并行不悖。

上市公司引领潮流 科技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
作为掌握最尖端科技与丰富产品资源的代表,上市公司正在引领工业与科技旅游的发展方向。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旅游内容,工业旅游有望成为展示“中国制造”实力与魅力的重要窗口。
李萌建议,应系统梳理现有科技与工业成果,科学评估其适旅性,明确哪些项目适合开放参观,哪些应保持封闭管理,从而推动工业科技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