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独家报道
2025年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活力强劲 创新与服务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08-11 | 43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出游花费达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随着旅游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各地政府积极出台支持政策,旅游业界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推动旅游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活力的双重推动下,上半年文旅促消费活动精彩纷呈,成为激活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

多地打出文旅促消费“组合拳” 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为贯彻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文化和旅游部于4月启动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作为系列活动的首场,“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期间,全国总工会、中国气象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携程、抖音等机构纷纷推出特色文旅消费活动及惠民措施。



各地结合节假日、传统节庆、周末等节点,推出个性化、特色化的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商旅文体健协同发展,推广“跟着演出、影视、赛事、非遗去旅行”等新型旅游模式,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出更多惠民乐民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居民出游热情。

以“五一”假期为例,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游客总花费达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数据印证了文旅促消费活动的显著成效。

服务升级提升游客体验 城市“温度”成吸引力关键

除了丰富的产品供给,优质服务也成为吸引游客“留下来”的重要因素。多地创新推出“宠客”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与体验感。

重庆荣昌区开放政府机关食堂,为游客提供实惠、多样的本地美食;江苏东海县推出“游客套餐”,菜品丰富、价格亲民;湖北武汉开放景区周边党政机关停车场和卫生间,方便游客出行。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便利性,也展现了城市的开放与包容。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游客越来越看重旅游目的地的“生活感”与“情绪价值”。“有品质、常态化的旅游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吸引。”他表示。

科技+文旅 融合创新 沉浸式体验成新趋势

2025年上半年,各地持续探索文旅新业态,科技赋能成为创新的重要方向。从非遗与AI融合,到沉浸式展览、虚拟现实体验,科技为传统旅游注入新活力。

浙江乌镇春节期间推出AI交互体验区、机械臂写福、机器人拜年等项目,打造“赛博水陆嘉年华”;陕西延安通过沉浸式情景剧、互动军事体验等方式,让红色旅游更具吸引力;南京博物院推出《坤舆万国全图》VR沉浸展,带领游客穿越时空,感受中西文化交流的魅力。

此外,武汉、湘潭、贵州等地也纷纷推出VR观星、AI讲解等科技体验项目,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互动感受。“科技+”不仅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也不断拓展旅游市场边界。

消费场景日益丰富 入境游热度持续上升

随着国内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升级,入境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5月,上海入境游客中90后、00后占比已突破40%,年轻人成为入境游主力军。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对中国各类消费场景表现出浓厚兴趣:东南亚青年热衷美妆时尚,欧美游客偏爱非遗手作,日韩游客喜爱“二次元”衍生品,中东游客则青睐中国传统文化产品与电子产品。

广东深圳华强北成为外国游客“打卡”热点,电子产品成为热门购物选择。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免签国家范围、推行240小时过境免签、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便利措施,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开启“中国购”之旅。



与此同时,外国游客也希望通过旅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美国游客凯特的成都之行中,人民公园喝茶、采耳、看变脸、吃火锅成为她体验“安逸”生活的必选项。她表示,来中国前已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许多关于成都生活的短视频,实地体验后更加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