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文化与旅游
千年瓷都景德镇以瓷为媒 共绘融通四海新画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10-30 | 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暨2025景德镇论坛;在享有“千年瓷都”美誉的江西省景德镇市盛大召开。意大利、韩国、土耳其、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市政代表们跨越山海,齐聚于此,围绕“瓷耀千年 融通四海”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对话。他们以瓷为独特媒介,共同探讨文化传承与城市治理等重要议题,为瓷都发展注入多元智慧。


走进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悠久的皇家御窑文化如同一幅历史长卷缓缓展开,珍贵的陶瓷工业景观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浓厚的里弄烟火气息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度。与会嘉宾们深入御窑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透视古陶瓷基因库的“身份代码”,探寻陶瓷文化的源头。他们还亲手体验手工制瓷,在指尖感受泥土与火焰的交融,不禁对景德镇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方面的独特经验发出由衷赞叹。


近年来,景德镇对全城古窑址、古码头、古厂房、古戏台进行了原真性保护,如同守护着一部部历史的活化石。这些承载着千年记忆的建筑,精心呵护着城市的个性与气质,让景德镇成为一部可触摸、可品味、可体验的“活着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共舞。



意大利蒙特卢波菲奥伦蒂诺市毗邻欧洲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同样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以陶瓷业为主的城市。该市市长西蒙·隆迪感慨万千:“景德镇不仅保护着陶瓷文化遗产,更是在精心编织一座城市的记忆。陶瓷元素巧妙地融入街角巷尾,使得整座城市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活态博物馆’。”他表示,将把景德镇把陶瓷元素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带回家乡,让更多人感受到陶瓷文化的魅力。


景德镇“满城瓷器千座馆”的艺术氛围和包容气度,如同一股强大的磁力,吸引着一批批年轻人。在陶溪川文化街区,翻砂车间摇身一变成为美术馆,窑炉车间则成为创作空间。这里培育了青年生态,发展了集市文化,越来越多的青年创客来到这里,与陶溪川一同成长。他们在这里挥洒创意,为古老的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韩国公州市前市长金正燮认为,景德镇古老的手工艺和文化传统之所以能够绵延千年,年轻人的参与功不可没。“景德镇有许多艺术庆典,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到这里来创作。他们在结合传统思想哲学的基础上,挖掘出更多的创新技艺,通过合作加强交流学习。”年轻人的活力与创新,让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议会副议长努尔巴耶夫·尼亚兹别克也深有感触:“各国艺术家、学子与匠人在景德镇开展研学交流、互相分享心得,全球游客也能在此触摸鲜活的历史,亲眼见证瓷器诞生过程,甚至参与陶器的创作。”景德镇成为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大舞台,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这里相遇、相知、相融。



夜幕降临,陶溪川光影流转,如梦如幻。“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活动期间,2025景德镇陶溪川春秋大集(秋集)也在同期举行。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艺术家带着自己的手工艺作品来景德镇“练摊”,展示着各自国家的文化特色与艺术魅力。如今,“景漂”人数已达6万,其中“洋景漂”就有5000人,他们在这里追逐梦想,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增添了国际色彩。


土耳其伊兹尼克市与景德镇是友好城市,该市市长卡根·穆罕默德·乌斯塔在陶溪川春秋大集上被土耳其艺术家热情围住,展开了一场场深入的交流。艺术家迪莱杰·奥内·埃尔图尔克说:“我告诉市长,希望他能好好感受这场盛会,看中国人是如何将文化遗产传承给年轻一代的,我们需要学习景德镇的思路。”卡根·穆罕默德·乌斯塔表示:“我们已与景德镇达成合作意向,将合作建立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土耳其陶瓷生产基地。我们期待在陶瓷产业方面加强与景德镇的合作。”这一合作意向,将为两国陶瓷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以瓷为媒、连接世界。近年来,景德镇全面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关城市、全球创意网络城市、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的合作,与世界72个国家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往来。景德镇一体推进陶瓷企业、产品、品牌、文化出海,努力绘就新时代“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景德镇答卷,让千年瓷都的辉煌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