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独家报道
新疆喀什泽普金胡杨林 秋日如画
来源:上林山里红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10-04 | 9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中国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境内,距喀什市区约200公里处,隐藏着一处被誉为“昆仑山下的金色奇迹”的自然秘境——泽普金胡杨林。


每年秋季,这里便成为一片金色的海洋,胡杨林褪去翠绿,披上金黄盛装,与穿梭其间的湖水交相辉映,周边的绿洲田园与远处的戈壁轮廓共同构成一幅“胡杨、水、绿洲、戈壁”四位一体的立体画卷。如今,这片总面积达4万亩的胡杨林已成为喀什地区秋季文旅的“黄金打卡地”,吸引无数游客前来邂逅“大漠黄金甲”的壮美与灵秀。


泽普金胡杨林的独特魅力,首先源于其“水与胡杨共生”的罕见景观。与其他干旱地区的胡杨林不同,这片胡杨林紧邻叶尔羌河支流,河流穿林而过,在林中形成数十处大小不一的湖泊与湿地,造就了“水绕胡杨、胡映水中”的灵动景致。



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初是金胡杨林的最佳观赏期:此时胡杨树叶完全变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将整片林区染成金色海洋;微风拂过,金黄的树叶随风飘落,有的坠入湖中,随波荡漾,形成“金叶浮水”的诗意画面;乘船穿梭于林间水道,两侧的胡杨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天空湛蓝、湖水澄澈、胡杨金黄,三色交织,宛如闯入童话世界。


林区内的“同心湖”是观赏湖林相映的核心点位,湖面开阔,可将整片胡杨林的金色轮廓完整倒映,清晨时分,湖面薄雾未散,胡杨与湖水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除了“水与胡杨”的经典组合,泽普金胡杨林还以“胡杨、水、绿洲、戈壁”的立体景观层次打动游客。从林区内部向周边延伸,景观依次过渡:核心区域是“胡杨绕水”的湿地风貌,湖水滋养着茂密的胡杨,林下生长着芦苇、红柳等植被,偶尔可见水鸟在湖面嬉戏;向外围是“胡杨伴绿洲”的田园风光。


林区周边分布着泽普县的农田与果园,秋季正值棉花、玉米丰收,金黄的胡杨与翠绿的棉田、红彤彤的苹果园相映成趣,尽显南疆田园的丰收气息;再向远处眺望,便是连绵的戈壁滩与隐约可见的昆仑山脉轮廓,戈壁的苍茫与林区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让整个景观既有细腻的柔美,又有壮阔的豪情。



来自中国北京的游客李女士感慨:“以前觉得胡杨都是生长在干旱戈壁里的,没想到泽普的胡杨林能和水、绿洲这么和谐地融合,站在高处一看,从金黄胡杨到碧绿绿洲,再到褐色戈壁,层次特别丰富,像一幅立体的油画。”

作为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泽普金胡杨林还承载着重要的生态价值。这片胡杨林是叶尔羌河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胡杨耐旱、耐盐碱的特性,不仅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还为周边农田提供了天然的生态保护。


林区内栖息着白鹭、灰鹤、野鸭等20多种鸟类,以及野兔、狐狸等小型哺乳动物,形成了完整的“胡杨生态链”。为保护这片珍贵的生态资源,泽普县设立了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安排专人定期巡查,清理林区垃圾,监测胡杨生长状况;同时采用科学灌溉方式,保障胡杨林的水源供给,确保生态系统稳定。



据泽普县林业部门数据显示,近年来林区内胡杨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部分树龄超百年的“胡杨王”依然枝繁叶茂,成为生态保护的生动见证。为让游客更好地体验金胡杨林的魅力,景区围绕“沉浸式赏秋”打造了多元文旅项目。


林区内铺设了15公里长的生态步道,步道串联起“胡杨王”“同心湖”“湿地观鸟台”等核心景点,游客可徒步穿梭林间,近距离触摸胡杨的粗糙树干,感受“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胡杨精神;景区还推出了“湖上游船”体验,游客可乘坐木质游船沿林间水道前行,从水上视角欣赏胡杨林的金黄倒影;秋季周末,景区还会举办“胡杨文化节”,邀请当地民间艺人表演维吾尔族歌舞、演奏民族乐器,游客可参与打馕、刺绣等民俗体验,在赏秋的同时感受南疆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