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独家报道
成人安抚奶嘴 走红背后的情绪经济热潮与争议
来源:上观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08-01 | 39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一种名为“成人安抚奶嘴”的商品在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上悄然走红,成为年轻群体中热议的“解压神器”。从“指尖陀螺”到“捏捏乐”,再到如今的“成人奶嘴”,情绪经济产品不断更新迭代,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心理慰藉的迫切需求。


据多家电商平台数据显示,部分成人奶嘴月销量已突破2000件,价格区间从10元至500元不等。在社交平台的推动下,不少年轻人将其视为缓解压力、助眠甚至戒烟的工具。有用户公开表示:“靠它戒掉了烟瘾”,进一步推高了该产品的关注度。

然而,随着“成人安抚奶嘴”的流行,围绕其使用与意义的讨论也逐渐升温。在舆论场上,有人认为这只是个体自我调节情绪的一种方式,不必过度解读;也有人担忧,这种行为可能反映出年轻人心理状态的“幼态化”倾向,甚至存在“退行”趋势。

专家指出,虽然“含奶嘴”这一行为在表面上看似反常,但其背后反映的,是当代年轻人在高压生活和信息过载环境下,对回到安全区的心理渴望。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抗拒日益增强,而对婴儿期安全感的召唤,正以一种隐秘的方式流行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成人安抚奶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性用品。正如一些消费者在评论区所言:“不是物理层面上的需要,而是心理层面上的寄托。”这正是情绪经济兴起的核心逻辑。

事实上,成人奶嘴的热销并非个例。《2025解压玩具品类洞察报告》显示,中国情绪解压市场已突破20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5%。盲盒、情绪咬胶、捏捏乐等产品共同构成了新的消费矩阵,成为年轻人“自我疗愈”的重要工具。然而,也有观点指出,这种对商品的情绪依赖,值得社会进一步关注。

与此同时,健康隐患也逐渐浮出水面。口腔医学专家提醒,长期使用成人奶嘴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牙齿错位,甚至存在误吸风险。此外,部分产品材质不合规,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影响身体健康。

在营销层面,成人奶嘴的推广也引发争议。原本用于婴幼儿口腔发育的产品,如今却被赋予“助眠”“减压”“戒瘾”等多重功效,专家指出,这已涉嫌越过专业红线。在缺乏医学或心理依据的情况下,仅靠“使用者体验”制造话题,本质上是一种利用焦虑情绪的营销行为。

对此,有心理学专家指出,真正成熟的情绪管理不应止步于依赖外部物品,而应通过自我成长、心理韧性建设以及社会支持系统来实现。所谓 情绪经济,最终应回归“人”的主体性本身。

在当下这个焦虑频发、节奏飞快的社会中,如何科学对待情绪、理性理解压力,才是每个人真正值得长期投入的课题。而“成人安抚奶嘴”这一现象,或许正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极端形式,也是一次对心理需求的集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