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传统产业贡献突出
根据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最新发布的《新加坡数字经济报告》,2024年新加坡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281亿新元,较上一年增长120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6%,相较于2019年的14.9%有明显提升。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数字经济价值来自金融、贸易、制造等传统产业。
金融与保险业成为新加坡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柱,通过智能风控、区块链结算等技术革新,重塑了行业生态。批发贸易和制造业也不甘落后,借助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了供应链的优化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加速,政府助力成效显著
从企业层面来看,新加坡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95.1%的中小企业至少采用了一项数字技术,较2023年的94.5%有所提升;企业平均采用的数字技术数量从2个增至2.3个;97%的企业应用了行业定制化数字解决方案,较2023年的85%大幅提升。
政府通过“生产力解决方案补助金”(PSG)等政策工具,累计帮助超过9万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使平均成本降低了50%。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工智能广泛应用,成为增长新动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落地成为新加坡数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4年,新加坡中小企业人工智能使用率从2023年的4.2%跃升至14.5%,非中小企业则从44%提升至62.5%。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ChatGPT、Midjourney等,被84%的企业用于内容创作、客户服务等场景。特定领域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如医疗影像分析、智能客服等,应用率达到52%。同时,已有44%的企业开发了定制化人工智能模型。
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显著提升了劳动力效能。据统计,73.8%的新加坡企业员工日常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工作,部分岗位效率提升了30%以上。政府通过“AI for Science”计划投入1.2亿新元,推动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前沿领域的跨学科应用,例如利用机器学习加速新药研发周期,从传统的10年缩短至5年。
催生高技能就业,薪资水平领跑
新加坡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大量高技能就业机会。2024年,数字经济领域就业人数增至21.4万,同比增长5700人。其中,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网络安全岗位的增速较快。同时,非信息通信领域的科技岗位增长也较为突出,年增幅达到3.9%,远超信息通信行业的1.1%,这反映了传统行业对数字化人才的迫切需求。
新加坡科技人才的薪资水平也持续领跑。本地居民和永久居民科技岗位月薪资中位数达7950新元,是其他职业薪资中位数(4860新元)的1.63倍。这种“高薪资—高吸引”的正向循环,正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向新加坡集聚。政府通过“技术技能加速器”(TeSA)计划已帮助1.9万人转型科技行业,并培训30万人次提升数字技能。

技能需求转变,教育机构调整课程
市场对科技技能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2024年,Python、SQL等编程语言在新加坡招聘广告中的需求同比增长25%,云计算和可扩展基础设施技能需求上升18%,而传统网络开发技能需求下降9%。
这种转变促使教育机构调整课程设置。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将人工智能伦理、量子计算纳入本科核心课程;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则开设了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专项培训,以适应市场对新型科技技能的需求。
多举措应对技能缺口,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为应对技能缺口,新加坡推出了“未来技能”培训计划,并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2.0”平台帮助企业测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同时,新加坡政府与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合作,为200余家数字化成熟企业提供定制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开发支持。

深化“智慧国家2.0”战略,明确三大方向
《新加坡数字经济报告》指出,下一步,新加坡将深化“智慧国家2.0”战略,重点推进三大方向:
一是强化数字基础设施韧性,通过《云服务韧性与安全咨询指南》提升关键信息系统抗风险能力;
二是拓展跨境数字合作,依托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与技术标准互认;
三是培育人工智能安全生态,新成立的新加坡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将聚焦模型可解释性、伦理治理等前沿领域。
此外,新加坡政府计划未来5年投入50亿新元支持“研究、创新与企业2030”计划,重点发展量子计算、生物医学工程等战略领域,并通过税收优惠、专项补贴降低企业技术采纳门槛,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
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古代金器展在首都博物馆盛大开幕
当第一缕清冷的风穿过街巷,当枝头的最后一片黄叶在风中瑟瑟飘落
走进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的展厅,一枚小巧精致的
踏入中国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场名为“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
一段关于中国青海地区出土的“鸮面陶罐”的介绍引发关注,展示了
中国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考古人员于今年在宁波市江北区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