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文化与旅游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京城启幕
来源:京报网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10-24 | 8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古代金器展在首都博物馆盛大开幕,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众多目光。此次展览携170余件(套)首次亮相京城的珍贵文物惊艳登场,如同缓缓揭开了一幅神秘而绚烂的中国古代黄金文明画卷。


当观众缓缓步入展厅,仿佛瞬间穿越时空,踏入了一个浪漫而辉煌的黄金国度。本次展览精心甄选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珍藏的170余件(套)金器精品,这些金器宛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全面且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黄金工艺传承3000多年的辉煌成就。



首都博物馆策展人赵婧介绍道,此次展览以“黄金如缕,互鉴为桥”为主题,别具匠心。通过系统梳理黄金在欧亚草原、中原地区、青藏高原等不同地域的生产、使用与传播历程,深入揭示了金器作为文明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见证者,所承载的深厚历史意义。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壮丽图景。


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便是大多数展品为首次公开亮相。其中,一件骑射武士形饰牌格外引人注目,它被单独放置在展柜中,仿佛在静静诉说着那段遥远而辉煌的历史。饰牌上的武士造型极具动感,骑者头缠头巾,双目圆睁,目光如炬,嘴下浓密的络腮胡须更增添了几分威严。他双手紧拉弓弦,似欲射出那决定胜负的一箭。



赵婧详细介绍说,这件饰牌的风格可追溯到由波斯人建立的西亚萨珊王朝。仔细观察饰牌上的造型,与西亚金银器上的帝王狩猎图像极为相似,然而骑士的装束却带有鲜明的吐蕃风格。这一独特的融合现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波斯艺术发展至巅峰后,其影响力广泛传播至中国、西欧、非洲、印度等地区,见证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副馆长王伊悠表示,作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重要馆藏,这批金器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了跨越时空的文明交流史。它们就像一条条无形的丝线,串联起了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往,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物证。



展品类型丰富多样,涵盖了首饰、腰带饰件、车马饰、礼仪用具等多个品类。每一件展品都造型各异、工艺精湛,有的线条流畅优美,有的造型奇特新颖,有的装饰华丽繁复,无不展现出古代工匠们的卓越技艺和无穷智慧。


在众多展品中,不同时期的金器都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见证了黄金工艺的传播与文化交流的轨迹。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3世纪的喇叭口金饰,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见证了黄金工艺从欧亚大陆西端向东传播的漫长历程。它那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仿佛在诉说着古代商队跨越千山万水的艰辛与辉煌。


战国至汉代的卷曲动物纹饰牌,则呈现了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动物纹”艺术风格。这些饰牌上的动物造型栩栩如生,或奔腾跳跃,或低头觅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草原文化的豪放与奔放。


唐代金饰更是展现了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的华丽风采。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唐代金饰上常常可以看到来自西域的图案和纹饰,与中原传统的工艺相结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辽宋时期的金带钩与头饰,则体现了中原与北方草原文化的深度融合。这些金器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精致典雅,又融入了草原文化的豪放粗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此外,展览还着重通过文物展示了中国金器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锤揲、浇铸等基础工艺,到中后期复杂的鎏金、金珠与宝石镶嵌等精湛技艺,观众不仅能欣赏到金器的艺术之美,更能深刻领略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与无穷智慧。


双凤戏珠纹卷云冠

每一件金器都是古代工匠们心血的结晶,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精湛的技艺,将一块块普通的黄金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这些金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此次“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古代金器展”在首都博物馆的开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欣赏中国古代金器精品、了解中国古代黄金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绝佳机会。相信这场展览将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