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河南郑州顺利举行。来自意大利、西班牙、保加利亚、新西兰等国的300余名市长、城市代表、专家学者及国际旅行商齐聚中原,围绕“赓续古都文脉 赋能城市更新”主题,就文旅融合、城市治理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绘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同蓝图。

古都新韵:保护与发展并行的郑州实践
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郑州在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出“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保护”的创新路径。登上商代城墙遗址远眺,3600年前的历史印记与现代城市天际线交相辉映,令保加利亚舒门市副市长尼古拉·科列夫感慨:“中国在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方面的做法让我非常钦佩。”
紧邻城墙的阜民里街区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曾为郑州最大连片棚户区的这里,通过“留改拆建”微改造,保留了老街巷肌理,并植入艺术展演、创意集市等新业态。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街区接待游客42.98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689.6万元,成为古今交融的文旅新地标。
文化活化:科技赋能传统现代表达
活动期间,嘉宾们通过参访城市地标与文化场景,感受郑州的“厚重与灵动”。在如意湖,5.2公里水幕光影秀以甲骨文、唐诗宋词、少林功夫为主题,打造出360°沉浸式文化体验;少林寺旁的户外剧场,融合武术、舞蹈与自然山水的实景演出,让禅宗文化焕发新生。意大利阿斯蒂省省长毛里齐奥·拉赛罗赞叹:“现代化进程中,郑州没有遗忘传统,这里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
西班牙帕洛梅克市市长胡安·德迪奥斯·佩雷斯·加西亚则对非遗文创印象深刻。在阜民里街区,宋锦、汝瓷等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作品,让他联想到西班牙托莱多省的保护经验:“每座城市的记忆都是独特的,但保护遗产的智慧是普遍的。”

合作启航:四地签署友好关系意向书
活动不仅是一场思想盛宴,更开启了国际合作新篇章。郑州市与西班牙哈恩省、加纳库马西市、印度尼西亚班达楠榜市、新西兰罗托鲁瓦市签署友好关系意向书,为未来在文旅、经贸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基础。新西兰罗托鲁瓦市市长塔妮娅·阿丽希亚·塔普塞尔表示:“郑州用科技手段活化传统文化、带动经济增长的经验值得借鉴,期待尽快组建团队推动合作落地。”

结语:从郑州经验到全球共鸣
“真正尊重文化历史,并懂得保护、保存与推广,让我获得很多启发。”尼古拉·科列夫的感言道出与会嘉宾共识。这场跨越国界的对话,不仅展现了郑州作为古都的“破局”之道,更为全球城市提供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