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投资人专注
中国古建保护新探索 巍山古城唤醒历史记忆
来源:人民日报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09-09 | 2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星罗棋布,古建筑荟萃。如何让这些历史瑰宝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探寻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巍山模式”。


业态融合:古建新生,书店成网红


在巍山,即将倾颓的旧书院变身新书店,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残破的旧民居焕发新生,经营起特色餐饮和民宿;始建于唐代的等觉寺,经过精心修缮转型为南诏博物馆……巍山古城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诉说着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面对荒废已久的崇正书院,巍山县管理者们曾一度犯难:修缮不难,难的是如何依法依规活化利用。巍山县委书记丁洪涛表示,经过多方考量,最终决定与先锋书店携手,将旧书院改建为新书店。这一选择不仅延续了书院的文脉,更为巍山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修缮过程中,巍山崇正书院坚持可逆式设计原则,确保古建结构不被改变。书店轮值董事长张瑞峰介绍,庭院里的书廊被钢架架空,书柜与院墙间留有缝隙,就连古树四周也预留了生长空间。此外,巍山县还对书院周边片区进行了整体设计,举办展览、假日集市等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如今,崇正书院已成为巍山古城的新名片。游客们在这里感受古建氛围,享受独特的阅读体验。先锋巍山崇正书院首任店长吴佳说:“古建与书店的完美结合,让游客愿意打卡记录、拍照分享,进一步提升了书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社会参与:政府引导,资本助力


在巍山古城,古民居的改造同样遵循依法依规、不破坏古城风貌的原则。喜舍民宿经营者杨锡俊和餐饮店经营者郑军在改造旧民居时,都严格遵守古城保护条例,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元素。巍山县鼓励有经济实力且对历史建筑感兴趣的企业或社会人士参与古建修缮和经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古建保护和活化利用。



巍山县住建局党组书记茶尚珍表示,政府在古民居业态布局上发挥引导作用,但更要尊重市场规律。通过政府奖补政策,鼓励原有居民留下来继续经营,最大限度地延续原业态。如今,巍山古城内90%的居民仍是原有居民,他们与古城共同呼吸,延续着古城的历史韵味。


保护底线:活化利用,不忘初心


在活化利用的同时,巍山县始终坚守古建保护的底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觉寺的大殿太阳宫,曾因作为医院中药房而得以完整保存。巍山县先后对占用古建的单位实施整体搬迁,投入大量保护资金实施古城保护性恢复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等觉寺修缮转型为南诏博物馆后,成为展示巍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博物馆在保护古建的同时,围绕游客需求引入新业态,提升办展能力。巍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字兴表示,博物馆目前仍需政府财政补助,但未来将通过筹集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古建筑保护必须快市场一步。在未考虑清楚如何利用之前,应先保护好真实、完整的古城。巍山县在古建筑保护、业态布局上需要未雨绸缪,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守住古建筑保护的底线,同时引导各类主体为古建筑活化利用寻找出路。


巍山古城的探索实践为中国古建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尊重历史、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通过业态融合、社会参与等方式,让古建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