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旨在动员更多行业企业自主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是我国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政策工具。它不仅将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还将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该交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机构,北京绿色交易所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提供集中统一的交易和结算服务。
自2024年1月22日启动以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表现活跃。截至2025年8月25日,累计成交量已达约250万吨,成交额超过2.1亿元。近日,第二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已签发,CCER方法学拓展至生物质发电和油气甲烷回收领域,总数增至十个。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围,特别是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的纳入,企业对CCER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然而,当前CCER供给相对有限,导致成交价格较高。
强制与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形成政策合力
在谈及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整体情况时,王乃祥介绍,自今年3月6日首批CCER完成登记以来,市场交易活跃。截至8月25日,累计成交量约250万吨,成交额超过2.1亿元。自愿碳市场在启动初期涵盖了四类方法学,随后逐步扩大支持领域,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二者既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的有效衔接,将形成政策合力,推动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CCER价格受供需两端共同影响
针对CCER价格的形成机制,王乃祥表示,新登记CCER的上市初始价格由项目业主自行制定,市场价格则反映了参与主体的预期。目前,CCER每日成交均价普遍在80~90元/吨之间,体现了市场对CCER质量的高度认可。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围,企业对CCER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推动价格保持高位。
平衡质量与规模,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在谈及新的CCER方法学征集意见时,产生高质量的碳信用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市场在保障减排量质量的同时,通过简化开发流程、降低开发成本等措施,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减排量通过市场获得收益激励。
超100家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
自CCER交易系统开放开户功能以来,已有超过2900家企业完成账户开立,其中金融领域超过100家机构开通CCER注册、登记和交易账户。北京绿色交易所积极为市场参与人提供碳资产管理、CCER开发与交易等业务培训,帮助市场主体提升风险识别与管理意识。
对于碳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未来将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研究推出基于CCER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可行性,引导金融机构强化碳金融创新,支持实体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供应链碳排放核算与标准互认仍是挑战
在谈及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难点时,供应链碳排放的核算和标准的国际互认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在探索利用数字化、区块链等技术,建立科学、严谨、可追溯、高可信的数字化碳中和技术流程,以满足各类中小企业践行碳中和的需要。
近日,艾尔建与德勤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医疗美容
近日,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
近日,玖龙纸业、山鹰国际、理文造纸、五洲特纸等国内头部造纸企
近日,深圳市今日人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日人才”)
在新疆石河子市那片广袤无垠的棉田里,洁白如雪的棉花在微风中轻
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北京盛大举行。此次大会不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