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诗杰会长在百忙之中接受《亚洲经济报》专访,畅谈对大马政治发展的看法,身兼「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的他也提到,中国与马来西亚在「一带一路」合作之下,将发挥重要作用。
民粹政治是大马隐患
翁诗杰语重心长地表示,近年来,民粹政治、尤其是以种族和宗教为诉求者,一直在扩张其版图。主要族商的马来选民,对马来政治势力的叁分天下,日趋碎片化,愈发感到无所适从。人口比例居次的华裔选民,则对2018年5月9日第一次政党轮替后,以华商为基础的朝野政党表现作为,倍感无奈。
翁诗杰强调,“总体来说,短短四年却换了三次政府,政策的一贯性固然是奢求;更有甚者,政权更迭所衍生的不确定性,乃至空转,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更是一种潜在的障碍。”
政治应「求好」而非「讨好」
由于外界高度关注翁诗杰政治动向,也有数个政党对这位马华界重量级政治人物招手,他对于「好的政党」有着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翁诗杰指出,一个「好的政党」必定是精于选举的政党,但其理念必须立足于国家人民的利益,以「求好」为出发点,不该动辄诉诸民粹式的「讨好」。他坦言自己愿意接受众谏出山,不是为了求官求名,而是因为尤其在疫情期间,深刻感受到民众的苦痛和所愿,如果本次马来西亚大选走不出民粹主义的泥淖,经济民生肯定不会好。为了大马人民,他愿意重出江湖,为马来西亚找寻定海神针。
翁诗杰对于经济问题特别看重,也担忧政治不稳将成为马来西亚疫后复苏的绊脚石。他强调,马来西亚经济复苏的重中之重,首推政治稳定。由于大马的贸易和服务是传统强项,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招商引资,会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当东盟多个成员国竞相复苏经济之际,马来西亚的外资引入相对滞后,需要特别留意。
中马「一带一路」共创经济发展
翁诗杰认为,中国与马来西亚在「一带一路」的合作框架下,应该勇于突破现有基础,现阶段马来西亚迫切需要引进的是加速数字经济的基建,以及绿色减排的新能源科技开发,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洪涝应主动引入相阁的科技应对,而非以被动式的救灾准备完事。此外,马来西亚是海洋国家,却始终不见蓝色经济的崛起。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应该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阶中马合作的一大重点。
翁诗杰曾提出「中国一东盟发展共同体」的概念,也对《亚洲经济报》特别描述此一概念的内涵。他提及202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点和互通性,并建议中国及东盟共同构建「中国一东盟发展共同体」,以图为双边关系拓展多领域的互动合作,而不仅是由经贸往来独撑大梁。然而,过去碍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在海外尚未普及,落地模式仍处莫衷一是的阶段,因此当时「中国一东盟发展共同体」缺乏着力点。
而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1年在联合国大会提出「全球发展倡议」(Glob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以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为目标,秉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推动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倡议,6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个议之友小组」,已成为各国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力量。值此势头,中方可考虑将这东盟发展共同体定位为「全球发展倡议」的东盟版,并以东盟本身既有的《2025年共同体愿景》所闻述的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社会层面的诉求为经纬,在凸显东盟主体性的前提下,落实这个具涵多面向的合作共同体。
当我们睡觉时,我们的大脑会整理白天学到的一切,存储重要记忆并
谢纲骅,四川省油画院专职画家、巴蜀画派理事会理事、四川省工商
2025年2月26日 英国桑德兰大学(University
“AHEAD OF WHAT'S POSSIBLE 走在可能
马来西亚槟城致力于发展槟州旅游业成为「小亚洲」,即除了大力推
马来西亚原交通部长、前马华总会长丹斯里翁诗杰纵横政坛近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