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于周五(1月10日)表示,IMF将于1月17日发布更新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并且通胀将持续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于周五(1月10日)表示,IMF将于1月17日发布更新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并且通胀将持续放缓。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美国经济的表现超出了预期,尽管新政府的贸易政策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这增加了全球经济的阻力,并可能导致长期利率上升。

她提到,随着美国经济接近其目标通胀率,且劳动力市场数据稳定,美联储可能在获得更多信息后采取进一步行动。总体来看,利率预计将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略高水平。
联合国周四(1月9日)发布的《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2.8%,与2024年持平。这一预测主要受美国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从而抑制全球经济扩张。
IMF维持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3.2%的预测,并将2025年全球增长预测下调至3.2%。IMF警告称,全球中期增长率可能在未来五年内降至3.1%,低于疫情前的趋势。
格奥尔基耶娃强调,鉴于美国经济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全球对即将上任的政府政策方向持密切关注态度,特别是在关税、税收、放松管制和政府效率等方面。她指出,未来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尤为突出,这将进一步阻碍全球经济,特别是对那些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国家和地区、中型经济体乃至整个亚洲地区。
格奥尔基耶娃还提到,尽管短期利率下降,但长期利率因不确定性因素上升,这种情况在近期历史上较为罕见。
IMF注意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存在差异,预计欧盟经济增长将略有停滞,印度经济增长将“略微减弱”,巴西面临更高的通胀压力。在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IMF观察到通缩压力和国内需求面临挑战。
此外,她表示,强势美元可能会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低收入国家的融资成本上升。格奥尔基耶娃还指出,许多国家在疫情期间大幅增加支出后,需要削减财政开支并实施改革措施以持续促进经济增长。她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措施可以在保护经济增长前景的同时得以实施,“国家不能通过借贷来解决困境,只能通过增长来解决问题。”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尽管低收入国家已经努力推动改革,但若出现新的冲击,仍将受到“相当负面”的影响。她强调,目前高利率尚未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但各地通胀情况存在差异,意味着各国央行需谨慎监控本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