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努奇博物馆
传拓,这一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技艺,宛如时光的魔法师。在摄影技术尚未问世的时代,它凭借纸张与墨水,巧妙地复刻下石碑、青铜器铭文等历史遗迹的模样,成为保存与研究文物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次展览中,清代金石学家六舟的《百岁图》以及吴昌硕、黄宾虹等书画名家的相关作品纷纷亮相,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向观众深度诠释着中国拓片艺术的独特魅力。展览的成功举办,恰似一阵春风,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百岁图
事实上,中国书法拓片并非首次走进西方大众的视野。早在百年之前,世界各大博物馆便已开启了对中国书法拓片的系统收藏之旅,逐步构建起覆盖欧美地区的庞大收藏网络。
大英博物馆宛如一座中国书法拓片的宝库,其收藏涵盖了从商代甲骨文到明清书法的各个历史时期。青铜器铭文拓片、石刻碑文拓片、墓志铭拓片等各类拓片琳琅满目,仿佛是一部用拓片书写的中国书法史。

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拓本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同样收藏丰富,清代18世纪的《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拓本,承载着清代宫廷对历代书法名作的系统整理与传承;石鼓文明末清初拓本,原为阮元、翁同龢旧藏,1992年由翁万戈夫妇慷慨捐赠,更增添了馆藏的历史厚重感。
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中国金石拓本数量可观、品质上乘,主要由汉学家劳费尔和葛维汉在20世纪前半期精心收集而来。20世纪60年代,该馆又从李宗侗处购得名碑善本十余种,其中多数又是清末收藏名家端方的珍藏。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也不甘示弱,汉代武梁祠石刻拓片以及文徵明行书拓本等明代文人书法作品,静静诉说着中国书法的千年故事。
回顾海外博物馆的中国书法拓片收藏历程,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映入眼帘。早期,收藏主要依赖个人商业购买和私人捐赠,这背后折射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强烈好奇与积极探索。大英博物馆1925年从史蒂文斯先生处购得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拓本,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汉学家劳费尔、葛维汉在20世纪前半期的四处收集,皆是这一阶段的生动写照。

三体石经 拓片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收藏方式逐渐向现代机构间的学术合作转变。1981年,大英博物馆与中国文博机构携手合作,成功获得《司母戊方鼎》拓片、《虢季子白盘》拓片和《三体石经》拓片等5件珍贵藏品;1992年,又通过杰西卡·罗森博士的学术渠道,从汉中博物馆购得《石门十三品》摩崖拓片全套13件,标志着机构合作模式日益成熟与深化。这种转变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收藏的学术价值,更为西方公众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搭建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平台。
这些收藏,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反映出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认识的逐步深化过程。从最初的猎奇式收藏到后来的系统性研究,海外博物馆的中国书法拓片收藏见证了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历史足迹。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古代书画大规模走进世界著名博物馆,中国书法在海外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了从个别购买到批量合作、从商业交易到学术合作、从被动收藏到主动策划的蓬勃发展趋势。
海外博物馆的中国书法拓片收藏在结构上呈现出鲜明的系统性特征。从时代分布来看,藏品跨越商代至明代各个历史时期,犹如一条时光长河,完整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在书体类型方面,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草书等主要书体形式一应俱全。大英博物馆的《司母戊方鼎》和《虢季子白盘》拓片是金文的典型代表;大英博物馆的《石门十三品》拓片和菲尔德博物馆的《孔宙碑》拓片等则彰显了隶书的独特韵味;楷书、行草书等书体在大都会博物馆的《三希堂法帖》和赛努奇博物馆的文徵明行书拓本中精彩呈现。

司母戊方鼎 拓片
其载体形式更是丰富多样,青铜器铭文、石刻碑文、法帖刻本等不同载体的拓片,不仅展现了古代书法艺术的多元表现形式,更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大门。这些分布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拓片,宛如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社会百科全书,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华文明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
对于海外观众而言,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文字书写艺术,更是理解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窗口。2024年11月,在伦敦举办的“中国之夜”文化旅游推广活动以拓片艺术作为互动项目,吸引了300多名欧洲业界人士的热情参与,生动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海外传播的新面貌。
一年后,“中国,往日痕迹:文物的发现与艺术的复兴”展览再次掀起热潮,不仅展现了传拓工艺的独特魅力,更深入阐释了文物发现与艺术创新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让观众在欣赏拓片艺术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从静态收藏到主题展览,从学术研究到公众参与,中华文化正以更加立体、生动的方式在海外传播,让更多海外观众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天气渐冷,现代人有各种先进的取暖设备,那古人是如何御寒过冬的
一场名为“中国,往日痕迹:文物的发现与艺术的复兴”的展览在巴
我从未想象过鱼皮竟能制成衣服!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美丽轻轻抚摸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四库全书》无疑是一座巍峨的丰碑
一块承载着“泰坦尼克”号悲壮历史的怀表,即将在拍卖市场上掀起
负责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修复工作的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