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8日发布报告称,自2015年正式启用以来,泰国10个边境经济特区累计吸引投资总额达548.2亿泰铢(约合121.8亿元人民币),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引擎。

覆盖10府 产业多元发展
此次纳入统计的边境经济特区分布于泰国达府、北标府、穆达汉府、达叻府、宋卡府、廊开府、那空帕农府、北碧府、那拉提瓦府及清莱府共10个府级行政区。截至目前,特区共获批132个投资项目,投资领域涵盖服装制造、塑料加工、饲料生产、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建材、医疗手套生产及医院建设等多元产业,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中小企业成主力军
数据显示,边境经济特区内注册企业总数达8782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高达98%,凸显特区对本土微观经济主体的带动作用。泰国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表示,特区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为中小企业创造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营商环境,助力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政策驱动区域经济升级
泰国政府将边境经济特区定位为“连接区域与全球的枢纽”,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吸引外资流入并促进技术转移。委员会强调,特区发展不仅为地方经济注入持久动力,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提升了边境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成为泰国推动“东部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重要实践。
分析人士指出,泰国边境经济特区凭借区位优势与政策红利,正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未来有望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为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