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文化与旅游
乾隆皇帝入住后也魂牵梦绕 金陵第一园 瞻园
来源: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01-16 | 164 次浏览: | 分享到: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有7,000 多年文明史、 3,100多年建城史, 一共有10个政权在南京建立都城。 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 藏着太多有趣且充满传奇的地方, 本篇介绍的瞻园, 就是其中一个。 这个私人花园竟然令乾隆皇帝入住后魂牵梦萦, 下令在北京仿制一个,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将此作为王府花 园, 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园林, 它更像是一本打开的历史书, 刻写着历史, 等着人游阅。

瞻园位于南京的秦淮河畔, 始建于明初嘉靖年间, 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是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园林, 有「 金陵第一园」 之称, 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  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 瞻园不仅是南京的「绿肺」, 更是明清时期皇家园林的典范。 



根据资料, 瞻园原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七世孙徐鹏举始改筑宅园的一部分, 之后用作清朝各任江 南布政使办公的地点,清乾隆皇帝南下江南时, 曾驻足于此, 乾隆皇帝为园子题 「 瞻望玉堂」, 遂名 「 瞻园」。 乾隆皇帝因对瞻园的留恋, 回京后命人仿照瞻 园的样式兴建北京长春园。 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瞻园先为东王杨秀清王府花园, 后为夏官丞相赖汉 英私家官邸, 再后为幼西王萧有和王府。 清军夺取天京时, 该园毁于兵燹。 太平天国灭亡后, 瞻园成为清廷江宁布政使署(即藩署)寓园。 同治四年( 1865 年)、 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年) 瞻园两度重修, 但已非原园景况。 到了中华民国成立之后,  江苏省长公署、 国民政府内政部、 水利委员会、 中统局、 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等政府机关曾设园内。 瞻园范围日渐狭小, 花木凋零, 峰石徙散, 虽然曾有过几次修葺, 但都没能恢复原来的盛况。 



1949 年后, 之前 大部分政府机构办事处迁出, 1957 年夏,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迁入。 1958 瞻 园重修, 中国著名古建专家刘敦桢教授主持瞻园的恢复整建工作, 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格局特点, 而且还充分地运用了古典园林的研究成果, 推陈出新, 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的造园艺术。 瞻园重修历时6年, 共使用了太湖石1800 吨, 使瞻园面貌一新。 1983年, 瞻园以 「 瞻园觅秀」 列入金陵四十景之中。 



2004 年瞻园被指定为「 2004 年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指定接待景点。 目前, 瞻园坐北朝南, 纵深127米, 东西宽123米, 全园面积25,100平方米, 其中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  园林绿化面积15,500平方米, 园内有乔灌木810株, 竹类面积400平方米。 瞻园虽然面积不大, 但却颇具明清园林特色, 成为是江南名园之一。



参观瞻园需要购买门票, 一张30元门票包括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该馆位于瞻园东部与东北部, 是全国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 史料最丰富的文博单位。 博物馆有4个展厅, 分序幕、 历史背景、 金田起义、 建都天京、 制度政策、 坚持斗争、 抗击侵略、 保卫天京和前仆后继9个部分, 介绍太平天国历史的全过程。 博物馆馆藏文物有1657件, 其中一级藏品42件, 包括太平天国颁行的原刻本官书《钦定士阶条例》和《钦定军次实录》, 及天王洪秀全批准颁行官书的 「 旨准」 木印、 「 渡船规条碑」 等传世珍品。 馆内有展示太平天国高级官员穿着的官服、 铜炮、 规条碑、 镇库钱、 兵器等等文物。 由于近年中国兴起古装影视剧, 瞻园的古代园林景色就成为了多部电视剧的取景地, 高人气电视剧《琅琊榜》就是其中一部, 如果是该剧剧迷, 不妨穿一套汉服入园去找剧中出现的场景地点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