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文化与旅游
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纪念展 再掀七下西洋历史风云
来源:中新网 新民晚报 中国航海博物馆 图 | 作者: 杨玉红 李志全 | 发布时间 :2025-07-09 | 7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宝船扬帆到数字航海 --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系列活动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启动,中国航海博物馆携手多方,打造“1+N”联动体系,致敬郑和精神,共绘海上丝路新图景。​2025年7月8日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中海博”)举办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并正式启动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系列活动。不仅回顾了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丽历史,也通过数字化、互动化、国际化的形式,展现中国与世界海洋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数字赋能,文化传播迈向新时代


为更好传承郑和文化,中国航海博物馆与中远海运集团合作,在海南博鳌共建“中国航海博物馆博鳌数字馆”。该馆将于7月9日推出首展,将原定于当天揭幕的纪念实物展转化为数字展览,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传播,让更多公众跨越地域限制,感受郑和航海的文化魅力。


中海博还联合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与印尼雅加达美术与陶瓷博物馆,共同举办“万里尚为邻——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万隆会议70周年中国印尼文化交流展”,进一步推动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合作。



四大篇章,立体还原七下西洋历史图景


在中海博展厅,“犹说宝船来: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纪念展”正式揭幕。该展由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与郑和文化场馆联盟联合主办,是国内首个从全球航运与贸易视角解读郑和下西洋的大型专题展览。


展览汇聚全国14家博物馆及6家港航单位的近150件珍贵展品,分为“时势英雄”“海域通达”“流风遗韵”“今古相望”四大篇章,系统呈现郑和七次远洋航行的历史背景、航线路径、文化交流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郑和精神跨越时空,联结中外友谊


“郑和下西洋对印尼这片土地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印尼广东社团联合总会主席张锦泉在致辞中表示。他指出,郑和曾抵达爪哇岛,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以及丰富的商品,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印尼多地以“郑和”命名,如著名的“三宝垄”城市与“三宝宫”寺庙,甚至已有9座以“郑和”命名的清真寺,足见其在当地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张锦泉强调,郑和不仅是航海先驱,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友谊桥梁,推动了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展览回应核心问题,揭示郑和航海的历史意义


此次展览巧妙回应观众普遍关心的核心问题:“为什么下西洋发生在明代?”“为什么由郑和完成此项使命?”“下西洋为中国与世界带来了什么?”“郑和之后,是否再无郑和?”通过文物实证与逻辑叙事,展览清晰展现了郑和下西洋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古代开放包容精神的集中体现。



跨境非遗传播,文化交融新范式


新加坡学者宋卓蔚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指出,郑和下西洋过程中携带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元素,如造船工艺、航海图绘制、丝织刺绣、茶叶瓷器等。这些文化符号通过赠礼、交流与融合,实现了跨境传播,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打破传统边界,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本次纪念活动突破传统展览边界,构建“1+N”馆内外联动体系。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展区,中海博运用“船视宝”航运数据平台,展示全球航运实时动态,并推出“车厘子上餐桌”“新能源车出海”“新能源船减碳”等互动小游戏,让观众亲身体验航运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华商眼中的郑和:和平与安全的象征


旅居新加坡的资深媒体人韩胜宝表示,东南亚华商普遍将郑和视为“保护神”。他指出,郑和当年在东南亚肃清海盗,为老一辈华商从事海上贸易创造了安全环境,也为今日东南亚华商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观众还可通过VR技术沉浸式体验“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相关主题学术专刊《郑和研究》及科普绘本《海上丝路的千年“船”说》也将在近期出版,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知识需求。



构建未来愿景,五大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


围绕“陈列展览、教育活动、学术研究、藏品征集、文创开发”五大核心业务体系,中海博描绘出未来发展蓝图。例如,在展览方面,将围绕“何以行舟、丝路交响、蔚蓝海洋、海纳百川”四大主题,打造更具叙事力的展览矩阵;教育活动则聚焦“爱航运、爱科技、爱生活、爱文化”,设计覆盖全年龄段的课程体系。



浩瀚历史与璀璨未来的交汇点


从1405年郑和宝船扬帆西向,拉开人类航海史上辉煌一页,到今天中国参与全球航运网络建设,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此次纪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庄严承诺。


据悉,纪念活动已先后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举行,未来还将继续走向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文化、经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续写郑和精神的时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