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文化与旅游
机器人投资热 产业加速商业化落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09-20 | 8 次浏览: | 分享到:
9月15日,宇树科技正式宣布开源其自主研发的UnifoLM-WMA-0大模型。该模型通过仿真引擎与策略增强两大核心功能,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自主决策与物理交互方面的能力,引发业界广泛关注。随着技术不断突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持续攀升,2025年前7个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达32.9%,标志着智能机器人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广州地区投融资热度的持续上升。9月19日,中国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州专场)同期举办广州市智能机器人融资对接会,吸引了众多初创企业与投资机构参与,共同探讨技术演进、场景落地与资本协同的新机遇,推动产融深度融合。


高估值背后:技术驱动与市场潜力并存

机器人已成为2025年资本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主题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机器人企业的估值不断走高。万联天泽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副总监郑欣达表示,目前头部机器人企业如宇树机器人、智元机器人等,估值已分别达到约200亿元和150亿元,反映出市场对机器人行业未来增长空间的高度认可。

然而,郑欣达也提醒,尽管估值水涨船高,投资机构仍需关注企业的实际业绩表现和未来市场空间,避免盲目追逐高估值。他建议,应谨慎对待高估值企业,不建议采用传统的PE估值逻辑进行判断。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高级执行董事唐超则指出,机器人行业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但其市场前景广阔,预计未来将形成万亿级规模。因此,外部资本更倾向于支持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当前,多数机器人企业尚处于初创阶段,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推动下,融资金额普遍较高,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细分领域估值提升,资本市场包容度增强

唐超还提到,今年春节后,机器人本体企业的估值迅速上涨,目前已逐步向上游零部件企业传导,带动相关产业链估值同步上升。此外,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进一步增强,科创板和创业板已允许亏损科技企业上市,为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融资和发展空间。

场景驱动投资,落地成果成为关键

随着机器人投资进入下半场,应用场景已成为投资机构关注的核心焦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应用场景直接决定了机器人初创企业的估值空间与发展潜力。唐超表示,近期港股市场也迎来机器人产业链企业上市热潮,反映出资本市场对这一领域的高度关注。

在融资对接会上,多家路演企业展示了机器人在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成果。例如,在传统制造业焊接领域,中国广州创研智能科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精度焊接,助力工业制造工艺升级;在医疗健康领域,广州华见智能科技结合中医与大模型技术,开发出多功能服务机器人,为传统医学注入智能化新活力。


在特种环境作业方面,中国广东凌度智能科技专注于高空幕墙清洁与检测机器人,有效解决人工高空作业风险高、成本大的问题;广州灵鲛科技则聚焦水下机器人,通过3D重建与识别技术,实现对水下基础设施的精准测绘与应急救援,广泛应用于大坝、隧道、核电站等重要设施。

而在餐饮行业,广东爱餐科技推出的餐饮机器人,以标准化方式烹饪菜品,保障食品质量与一致性,展现出机器人在传统行业中的巨大应用潜力。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如何在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决定行业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