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文化与旅游
中山大学海琴号 ROV开启首次深海试验 科考船赴南海执行重要科考任务
来源:中国网教育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08-25 | 2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山大学发布消息称,“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近日从珠海启航,奔赴南海海域,开展为期25天的海上试验与科学应用任务。本次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实施,重点将对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进行首次深海试验,旨在实现对深海科研目标的精准观测与样本采集。


中山大学发布消息称,“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近日从珠海启航,奔赴南海海域,开展为期25天的海上试验与科学应用任务。本次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实施,重点将对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进行首次深海试验,旨在实现对深海科研目标的精准观测与样本采集。


海琴号ROV搭载于“中山大学”号船体,专为深海探测设计,具备自动定向、悬停定位和自动巡线等智能作业功能。设备配备高清摄像系统、多功能机械臂、高分辨率侧扫声纳及多种探测传感器,能够满足复杂深海环境下的科研需求。



6000米的作业深度覆盖全球约85%的海洋区域,标志着“中山大学”号正式跻身我国少数具备6000米级深海作业能力的科考船队列。未来,该船将可长期在近海底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生物多样性调查、新物种发现与基因资源获取等多项深海科研任务。


本次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苏明教授表示,此次科考将围绕南海北部陆架坡折断裂带、海底麻坑成因机制、中沙海台上升流与生物群落演替、人工鲸落等科学问题展开研究。科研团队将依托“海琴”号和“海斗一号”潜水器,获取多个作业区的海底样本、高清影像及环境数据,助力我国深海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并推动深海地质、生态与气象等多学科融合发展。

航次领队、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探测技术总工程师崔运璐介绍,此次“海琴”号全系统深海试验将全面验证其各项技术指标、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还将开展ROV专业操作团队的海上培训,为设备今后的常态化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本次航次还将同步执行“海斗一号”深海科学应用任务。“海斗一号”是一款全海深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ARV),最大下潜深度达11000米,支持自主、遥控及混合操作模式,水下连续作业时间可达12小时,具备海底地形测绘、参数测量与样本采集等综合能力,将为多学科海底采样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南海科考任务的顺利开展,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深海领域的科研实力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探索深海奥秘、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