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听锣鼓响,万年才见戏开场。谈及20年前浙江农村文化匮乏的状况,72岁的艺术团原总经理陆湘汉感慨万千。他说,当时农村文化设施落后,专业演出稀缺,群众文化需求难以满足。
2005年6月,浙江省召开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同年,“钱江浪花”艺术团应运而生。20年来,艺术团足迹遍布全省11个地市、90余个县(市、区)、1000多个乡镇(街道),累计演出超过5000场,惠及观众超1000万人次。
从“变形金刚”舞台车到文化惠民巡演
在浙江舟山的东极岛,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惠民演出正在上演:台上,“美猴王”腾挪翻跃,技艺精湛;台下,老人围坐、孩童打拍子,欢笑声此起彼伏。快板、独唱、杂技等节目轮番登场,让海岛居民直呼“精彩演出从电视机里‘跳’到了家门口”。
送戏下乡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交通不便、搭台困难。2005年,艺术团在淳安县千岛湖镇晒谷场上演了首场试运行演出,使用一辆集声 ,光, 电 机于一体的多功能舞台表演车。这辆被村民亲切称为“变形金刚”的流动舞台,成为艺术团送戏下乡的“文化直通车”。
汇聚全国文艺力量,激发基层文化活力
作为综合性演出团体,艺术团由浙江演艺集团控股,涵盖舞蹈、声乐、小品、相声、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演职人员不过几十人。为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艺术团联合全国文艺院团,精选群众喜爱的节目,通过政府补贴“采购”演出资源,实现“一朵浪花”带动“千朵浪花”。在基层采风,在基层演出,请百姓‘审稿’。27岁的演员胡绍军说,群众的喜爱是艺术团持续前行的动力。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打造互动式文化体验
2005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周洁加入艺术团,见证了“文化直通车”的发展变迁。从最初的肩扛设备徒步进村,到如今走进学校、礼堂、直播间,艺术团的演出形式日益多元,内容也更加贴近地方特色。
我们不仅送戏下乡,还注重互动交流,让观众参与进来,提升文化获得感。周洁说。如今,她已成长为艺术团常务副总经理,但初心未改。
艺术团还拥有一支主创团队,创排了反恐情景剧《临安府危机》、科普剧《加油!科学+》、历史轻喜剧《唐伯虎点秋香》、音乐剧《大哉·吴昌硕》等原创剧目,深受群众欢迎。
演出中结情谊,演员与观众共同成长
乡里这些年因文化而焕发出的生机,绕不开19年前那场用肩膀‘扛来’的演出。曾任丽水市遂昌县龙洋乡文化员的廖恒民回忆起2006年初冬的感人一幕:因山体滑坡道路受阻,艺术团演出面临取消。村民自发组成搬运队,60多人扛道具、挑设备,将演出顺利送进村里。
演出当晚,村民们备好热茶、面条和黄米粿,演出结束后又主动帮忙搬设备。这场演出点燃了村民的文化热情,次年,当地6个乡镇联合举办文化节,至今已延续多年。
演员林晓回忆起2013年初在金华东阳市横店镇南上湖村的演出:“村民们在大雪中等候,眼里从好奇到期待,再到共鸣。”如今,她已成长为曲艺团团长,见证着演员与观众的共同成长。
文化轻骑兵,奔赴山海送“浪花”
钱江浪花承载的不仅是一台戏,更是千万人共享的精神家园。艺术团团长陆丹表示,这支文化轻骑兵将继续奔赴山海,把文化的“浪花”带到之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9月2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透露,近日,伴随着悠长的汽笛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钙钛矿光电子器件领域取得重大突
8月27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吉林长春隆重
中核钛白(002145.SZ)公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令人
8月28日,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
近日,从扎哈耶夫哈萨克水稻种植科学研究所传来喜讯,该所科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