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全球新闻简报
马来西亚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东盟选址关键一站
来源: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02-10 | 149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为中国企业进军东盟市场的门户,马来西亚不仅是通往东盟其他国家的重要桥梁,更是迈向全球化的关键一站。加工制造企业在追求长期成功的过程中,必须在多个方面发力,通过技术升级、数字化转型、生态化发展和本地化运营,实现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市场中的长远发展。

中国企业选址海外国家时面临的种种问题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一大挑战。特别是在马来西亚市场,劳动力多元且多语言化。该地区不乏资深技术工人,如何熟练掌握英语、马来语和中文,并有效运用这些语言与员工沟通,进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是企业运营的关键点。


随着中国加工制造业从“大”到“强”的转型升级,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人才是企业成功的核心。在推动产业本地化和文化融合的同时,中国企业需要培养本地技术和管理团队,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明确了发展目标后,通过人才培养、税务透明和品牌建设三个维度入手,与中国国内市场不同,马来西亚市场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更加强调双向选择。汇集了众多顶尖人才的资本市场,往往反映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很多企业积极介入中资企业的海外拓展,通过考察和调研深入洞察企业管理中的痛点。



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需要引入国际化的管理模式,通过设立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奖学金和实习机会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认可度,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随着本地化运营的深化,企业还将逐步调整运营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环境。



为配合迎接中国企业的到来,马来西亚已经全面推行电子发票政策,要求所有企业实时上传发票信息至税务局系统。这对加工制造企业来说,既是一大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电子发票系统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财务透明度,减少人工录入错误,简化税务申报流程和出口退税操作。然而,企业也需要投入资源升级ERP系统,并确保与马来西亚税务局的电子发票系统兼容的同时还要贴合中国企业的使用习惯,同时无缝对接马来西亚税务局的e-Invoicing平台,提供全面支持中文操作界面的服务,确保所有数据实时更新并符合当地法规要求。



通过电子发票与数字化管理的结合,企业能够实现财务与运营的全面透明化,为审计合规和风险防控奠定坚实基础。这一转型不仅能提升企业的内部效率,还增强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可信赖形象。为了助力中国加工制造企业在马来西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策略至关重要,并需制定清晰明确的规划:


首先来说,当企业以马来西亚为战略中心,逐步拓展至东盟其他国家市场,并逐步建立强大的区域品牌影响力。此举旨在最终实现东盟市场与全球市场的顺利无缝对接。


其次是拓展国际合作。中国企业应积极探索通过并购、合资或战略合作等多元化方式,充分利用马来西亚优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优势。此举不仅有助于整合当地资源,还能显著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再就是强化品牌建设。通过实施本土化营销策略和积极参与国际性展会,企业能够有效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与此同时,绿色生产和高端制造技术的融合运用,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确立领先地位。


综上所述,策略的实施将为中国加工制造企业在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展望未来,中国企业需以全球视角规划其长远发展战略。在此过程中,必须兼顾本地化执行细节,深度融入马来西亚的经济体系和文化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