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护眼关键营养素,叶黄素近年来持续走热,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中国叶黄素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28.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8.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8%。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指出,目前叶黄素市场在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两个赛道均竞争激烈,但尚未形成龙头企业主导格局。企业若想突围,需明确差异化定位,并提升技术门槛。
技术门槛高,产品同质化严重
尽管市场火热,但叶黄素产品的技术门槛并不低。叶黄素酯在加工过程中易受高温破坏,导致有效成分流失,高质量产品较少。王大宏强调,企业应避免盲目跟风,需在产品开发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技术储备,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此外,当前市场上部分叶黄素产品存在含量不足、配方不健康、添加剂超标等问题,影响消费者信任。尤其是一些以软糖、即饮饮料形式出现的普通食品类产品,虽迎合年轻消费趋势,但无法合法宣称保健功效,存在宣传合规风险。
儿童市场崛起,进口品牌占优
儿童视力健康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1.9%,推动家长对护眼营养素的关注。京东健康数据显示,婴童叶黄素产品主要消费人群为26-45岁女性,广东、北京、江苏为消费核心区域。
在儿童叶黄素细分市场中,进口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据京东健康数据,2025年婴童叶黄素成交额TOP10品牌均为进口品牌,如Swisse、NaturElan、Brieye等,国产产品暂未进入前列。进口产品价格普遍较高,而国产产品多在几十元价位区间。

加拿大品牌滴适宝中国区创始人李仁俊表示,儿童叶黄素剂型开发成为企业竞争新方向,包括软糖、液体、片剂等多种形式。液体剂型因更易吸收,成为技术开发重点。
政策推动,标准逐步完善
为提升保健食品功效的科学性与可信度,中国营养学会与行业协会陆续出台多项标准,包括《保健食品原料保健功能声称科学证据评价技术指南》和《保健食品真实世界研究指南》,旨在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目前,我国已注册上市的叶黄素保健食品中,仅“缓解视觉疲劳”功能产品就达157个,除一款为进口外,其余均为国产品牌。保健食品需通过注册制上市,功能宣称需通过人体试验验证,监管更严格。
市场潜力大,品牌建设成关键
叶黄素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需求旺盛,但竞争激烈、集中度低。未来,企业需在产品创新、技术升级、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在“卷”出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儿童护眼赛道的崛起,也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