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合作区:区位独特,战略地位凸显
河套合作区地处深圳河两侧,涵盖深圳园区与香港园区,以“一区两园”的创新模式,为深港两地创科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它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下的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之一,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和深圳市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是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天然交汇点,总面积约 3.89 平方公里。
其中,深圳园区面积 3.02 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包括福田保税区和皇岗口岸片区;香港园区面积 0.87 平方公里。两个园区仅一河之隔,拥有福田口岸和皇岗口岸两个连接深港的陆路口岸,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最直接的对接点。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项目,河套合作区中的福田保税区承载着深圳外贸“稳增长”和“促科创”的双重使命。数据显示,今年 1 至 9 月,深圳福田保税区进出贸易额逾 268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6%,增长势头强劲。其扎实的外向型经济基础、成熟的产业配套以及高效的通关环境,为河套合作区科研项目的进驻提供了有力保障。
香港园区:建设提速,产业加速集聚
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以下简称“河套香港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目前,第一期首三座大楼已落成,生命健康科技、微电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支柱产业的租户正陆续进驻。2025 年 2 月,河套香港园进入营运阶段,首批涵盖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产业的租户将在年内入驻,为园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5 年 3 月 21 日,河套香港园区第一期 8 号、9 号大楼举行平顶仪式,11 号大楼也已全面完成。此外,另外五座大楼将于 2027 年起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特区政府将加快发展河套区,考虑采取“边建设、边进驻”模式,进一步提高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效率。
深港携手:合作历程,成果丰硕
回顾河套合作区的发展历程,深港两地的紧密合作贯穿始终。2017 年 1 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启开发河套合作区的新篇章。2023 年 8 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为合作区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
2023 年 9 月 7 日,河套合作区科创项目批量签约入驻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标志着深港创科合作迈出坚实一步。2024 年 11 月 20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香港园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2025 年 6 月,光明科学城河套创新中心在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启用,为区域创新合作再添新平台。
自 2017 年深港两地明确在河套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后,河套深圳园区已吸引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5 所高校共 10 个优质科研项目落地,并设有 5 家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深港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
展望未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将继续发挥深港两地的优势,深化创科合作,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今日(17 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推进,双方区域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在中国铁联运昆明中心站,卸货、转运、装箱等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
9月10日至11日,香港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顺利举行,
9月26日至29日,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
北京时间9月11日晚间,中国资产在海外市场迎来强劲表现。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