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投资人专注
上合国家产业转型集结 中国数字“智造”
来源:新华社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07-15 | 6 次浏览: | 分享到:
​ 在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现场,南开大学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吴莫凡在摄像头前做出抓、握、捏、按等手部动作,一旁搭载上千个多维触觉传感单元的仿生灵巧手同步精准复现,动作自然流畅,宛如镜中映像。


该仿生灵巧手由帕西尼感知科技展出,可感知力学信息、材质、温度与纹理,在工业制造领域具备广泛应用前景。通过数据采集和算法集成,有望显著提升工厂生产效率。论坛期间,这一创新成果吸引了众多上合国家嘉宾关注。

当前,中国正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以政策支持、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成效显著。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达421家。今年一季度,中国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制造业增长10.4%。


土耳其亚太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穆罕默德·博兹库尔特表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在中国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令人震撼,中国相关技术发展迅速、成果突出。

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学者穆罕默德·纳比勒·安瓦尔指出,中国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具有全球借鉴意义,有助于提升劳动力技能、优化生产流程。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副主任潘圆圆认为,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市场潜力和应用场景优势,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路径。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经济总量占比高的区域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正积极借助中国数字技术推动“智造”升级。近年来,中国与上合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国家数据局国际合作工作负责人宋宪扬介绍,中资企业助力蒙古国智慧铁路建设,使煤矿运输能力提升至年3000万吨,运输成本由每吨32美元降至15美元,运维成本下降50%。

在哈萨克斯坦南部戈壁地区,一座现代化化工园区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设备运行数据实时监测。该项目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当地合作推进,通过1:1建模打造高效管理平台。

该公司总经理刘涛表示,项目推动了数字智能技术标准的应用落地,为哈萨克斯坦提供典型应用场景,实现合作共赢。


哈萨克斯坦克孜鲁尔达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负责人古尔娜济娅·阿尔马汉诺娃表示,中国在能源与工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展现出强大实力,期待其将成功经验推广至上合各国,让更多国家共享发展红利。

论坛期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涵盖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其中,“中埃 亚历山大 数智高新生态产业园”项目将引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中国先进技术,助力埃及实现数字化转型。埃及行政发展部前部长艾哈迈德·达维什表示,该项目标志着埃中制造业数字化合作进入实践阶段,是两国共建数字未来的重要一步。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数字经济通过国际合作不断释放发展潜力,未来应加强知识共享、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上合组织及更广泛地区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