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科技与金融
西芒杜铁矿投产 28年博弈终迎曙光 重塑全球铁矿格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11-16 | 28 次浏览: | 分享到:
位于几内亚东南部的西芒杜铁矿,历经28年曲折开发,终于迎来历史性时刻。这座总投资超200亿美元的世界级项目,涵盖矿山、600余公里跨几内亚铁路及深水港口等系统性工程,全面投产后年出口量可达1.2亿吨,占全球铁矿石供应量的5%,标志着全球铁矿市场从“资源垄断”向“多元竞争”转型,中国更借此实现“低成本资源+供应链话语权”的双重突破。


西芒杜铁矿的探矿权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国际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通过子公司Simfer S.A.获得四个区块的探矿许可,2003年进一步取得采矿权。然而,受几内亚政局动荡影响,2008年力拓被迫出售北部1、2号区块开采权给BSG资源公司,引发项目首次危机。2010年,巴西淡水河谷以25亿美元收购BSG 51%股份,形成西方企业主导的格局,但政治风险与法律纠纷导致开发长期停滞。



中企的介入成为转折点。2010年,中铝集团与力拓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南部3、4号区块;2019年,由韦立国际集团、中国宏桥集团等组成的“西芒杜赢联盟”以140亿美元中标北部1、2号区块,并承诺承担铁路与港口建设费用,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2022年,中国宝武通过股权收购成为北部区块最大单一股东。至此,项目形成几内亚政府、Simfer(力拓与中铝合资)及赢联盟三大主体共同开发的格局,中铝集团、中国宝武、中国铁建、中国港湾等中企深度参与。



2023年后,随着几内亚政局稳定与南北区块投资联合体成形,项目进入全面冲刺阶段。2025年,西芒杜迎来里程碑:9月北区启动首批开采,10月铁路首列重载列车发运,11月正式投产,标志着这座“几内亚王冠上的明珠”终结28年博弈,开启全球供应新篇章。


西芒杜铁矿的投产引发市场对全球供给格局的广泛关注。项目矿石平均品位达66%-67%,远超全球主流60%标准,且资源储量丰富(JORC标准下控制与推断储量24亿吨,总资源量近50亿吨),被视为全球铁矿石市场的“优质新势力”。



短期来看,机构分析认为项目对价格影响有限。海通期货指出,西芒杜2025年预计发运量仅250万至300万吨,运营成本偏高将为市场提供成本支撑,铁矿石价格难大幅下跌。但中长期随着产能全面释放(年供应量升至1.2亿吨),全球供应趋于宽松,价格或震荡走弱,回归合理水平。福德士河集团金属业务总监本库奇亦表示,未来供需将维持动态平衡,西芒杜的增量不会造成巨大冲击。


对中国而言,西芒杜的意义远超经济层面。作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与消费国,中国2024年进口铁矿石达12.37亿吨,占全球海运量的七成以上,但进口来源高度集中(澳洲占比超60%,中资海外权益矿仅10%)。西芒杜的投产将显著改善这一结构:找钢集团院长梅肯测算,短期中国从西芒杜的进口份额有望提升至5%-6%,澳洲占比降至55%-58%;中长期西芒杜占比或突破10%,形成“澳洲50%、巴西15%、西芒杜10%、其他25%”的多元格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此外,西芒杜是中国首个深度参与的世界级大型绿地铁矿项目,其开发过程中各方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确保高标准推进。中国宝武集团董事长胡望明表示,项目将为中国乃至全球钢铁工业提供坚实的绿色原料基础,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源开发中的产业协同与战略协同效应。


西芒杜的成功投产,不仅为全球矿业史写下里程碑,更为中国参与国际资源竞争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项目产能释放,中国企业将进一步缩小与国外头部矿企的差距,在全球铁矿石资源配置中占据更有利地位。这座跨越近三十年的世界级铁矿,终以多元共赢的姿态,开启全球矿业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