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科技与金融
格芯豪掷11亿欧元扩建德累斯顿工厂 剑指欧洲最大芯片制造基地
来源:界面新闻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10-29 | 15 次浏览: | 分享到:
半导体行业巨头格芯(GlobalFoundries)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投资计划,将斥资11亿欧元(约合12亿美元)对其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芯片制造工厂进行大规模扩建。这一战略举措旨在显著提升该工厂的产能,预计到2028年底,其年产能将突破100万片晶圆大关,一举成为欧洲同类工厂中的"巨无霸"。


当下,欧盟正积极推动《欧洲芯片法案》,旨在提升欧洲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地位,增强产业自主性与竞争力。格芯此番大动作与欧盟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预计将获得德国联邦政府和萨克森州的大力支持。据悉,该项目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顺利通过欧盟的审批,为后续的扩建工作铺平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格芯在德国德累斯顿的芯片制造基地意义非凡,它是格芯在欧洲最为重要的生产中心之一,承担着多项关键芯片产品的生产任务,对格芯在欧洲乃至全球的业务布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德国总理默茨也在同日到访格芯德累斯顿工厂,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德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对格芯在德发展的坚定支持,为双方的深度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说到晶圆,它可是制作硅半导体电路的核心材料。晶圆的原始材料是硅,其制造过程堪称一场精密的科技“魔术”。首先,将高纯度的多晶硅溶解,接着巧妙地掺入硅晶体晶种,随后通过缓慢拉制,形成圆柱形的单晶硅。这还只是第一步,之后硅晶棒要经过研磨、抛光等多道精细工序,最终被切成一片片薄如蝉翼的硅晶圆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晶圆。在国内,晶圆生产线主要以8英寸和12英寸这两种规格为主,它们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


在晶圆的加工环节,主要分为片加工和批加工两种方式。片加工专注于单片晶圆的精细处理,而批加工则能同时对多片晶圆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征尺寸越来越小,这对加工及测量设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促使晶圆加工领域涌现出一系列新的数据特点。



特征尺寸的减小,使得晶圆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变得尤为关键。空气中的颗粒数对晶圆加工后的质量及可靠性影响日益增大,哪怕是一个微小的颗粒附着在晶圆表面,都可能导致产品出现缺陷。因此,随着洁净标准的不断提高,如何精准控制并监测空气中的颗粒数成为新的挑战,颗粒数也呈现出新的数据特征。这就要求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不断研发更先进的洁净技术和监测设备,以确保晶圆加工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


格芯此次在德国德累斯顿工厂的大规模扩建,不仅将提升自身的产能和市场竞争力,也将为欧洲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项目的推进,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诞生更多高性能、高品质的芯片产品,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