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亚洲经济报》让世界了解亚洲的进展
  全球新闻简报
金龟婿 与小小铜龟符竟有关联
来源:天山网 百度 图 | 作者:亚洲经济报 | 发布时间 :2025-10-22 | 13 次浏览: | 分享到:
走进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的展厅,一枚小巧精致的铜龟符瞬间吸引众人目光。它仅有4.15厘米长、1.9厘米宽,厚度不过0.45厘米,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声名远扬的国家一级文物,承载着千年前的“军事密码”,曾拥有调动西域千军万马的“魔力”。


时光回溯到1981年,这枚意义非凡的铜龟符在焉耆回族自治县博格达沁古城重见天日。龟背上精心雕刻着纹路,头部巧妙留有小孔,腹部环绕着一圈清晰铭文:“右玉钤卫将军员外置阿史那伽利支”,中间还嵌着一个“同”字。经学者深入考证,这位将军正是唐朝西域名将阿史那忠。


唐高宗时期,阿史那忠肩负重任,担任西域道行军大总管,镇守焉耆、龟兹等“安西四镇”。而这枚龟符,便是他指挥西域大军、传达军令的“加密令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兵符,作为古代调兵遣将的“密钥”,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虎符备受青睐,成为调兵的象征。然而到了唐代,为避李虎名讳,鱼符取而代之。待武则天执政,因玄武象征龟,且与“武”姓相得益彰,于是鱼符华丽变身龟符。当时,官员佩戴龟符还有严格等级之分,三品以上官员佩“黄金龟”,彰显尊贵;四品佩“白银龟”,五品佩“青铜龟”,“金龟婿”这一说法便由此而来,承载着历史的趣味与文化的传承。


兵符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分雌雄二符。阴文为雌符,阳文为雄符,唯有雌雄相合,方可调兵遣将。展厅里的这枚铜龟符正是雌符,与朝廷手中的雄符配成一套,宛如历史的拼图,见证了唐代中央对西域的严密管控,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博格达沁古城,作为汉唐时期西域的重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上。这枚龟符的出土,意义非凡,它不仅有力印证了焉耆作为“安西四镇”之一的战略地位,更生动说明唐代严密的军政制度和符节体系早已在西域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阿史那忠手持这枚龟符,守护着边疆的安宁,也守护着丝路的繁华畅通,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道耀眼的风景。



如今,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历史的魅力,巴州文博院别出心裁,以这枚龟符为灵感,推出了“铜龟符”双层冰箱贴。当年轻人走进博物馆,被这枚冰箱贴吸引,将其带回家时,就像把一段厚重的历史“贴”进了日常生活,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从曾经调兵遣将的信物,到如今生活中的雅趣之物,这枚穿越时空的铜龟符,依旧在讲述着大唐西域的辉煌往事。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历史从未远离,它正以全新的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延续,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