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迎来第二天,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突破3.36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交通部门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旅客安全便捷出行。

10月1日,中国铁路迎来假期客流高峰,预计发送旅客达2300万人次,同比增长7.2%。其中,珠三角、成渝等地区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均创下历史新高。为应对客流压力,铁路部门在热点地区增派运力,计划加开旅客列车2106列,确保旅客顺利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沈白高铁近日正式开通,国铁济南局适时调整了青岛至长春的高铁列车开行路径,首次开行了青岛北站直达长白山的高铁列车,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同时,旅游热线川青铁路也全面优化了运行时间,最早一班动车于6点06分从成都东站出发,返程最晚一班动车则延后至0点04分从黄龙九寨站发车,满足了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为应对假期客流,各大热门景点邻近的车站也纷纷延长了运营时间。例如,贵州黄果树瀑布附近的安顺西站将开放时长从17个小时延长至20小时,峨眉山附近的峨眉站更是开启了24小时运营模式,全力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在公路方面,假期首日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超过3.1亿人次。各地交通部门加强对热点区域和线路的疏导服务,确保公路通行顺畅。

假期首日民航客运量预计达到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4%,共保障航班19682班,航班正常率高达96%。整个国庆中秋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将达到1920万人次,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北京首都机场预计运送旅客167万人次,三亚机场预计运送旅客50.4万人次。各枢纽机场积极协调航空公司,优化航线网络和运力配置,确保旅客出行顺畅。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副总裁全晓祎表示:“我们建立了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全力保障航班正点率。同时,重点加大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主要客源城市的运力投放,确保旅客能够顺畅出行。”